今日,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3年一季度中国信托行业运行数据。
(资料图)
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,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万亿元,同比增幅%,环比增幅%。
这是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,企稳势头得到稳固。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,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%。
经营数据“恢复增长”且“波动加大”
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信托公司经营收入、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在2022年的低基数的基础上迎来了显著增长。
1月份至3月份,全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亿元,基本回到2021年前的水平,同比上升亿元,增幅%;实现利润总额亿元,同比上升亿元,增幅%;人均利润万元,同比上升万元,增幅%。
业界观察人士认为,在看到一季度经营数据良好开局的同时,也要看到当季经营数据的改善主要受益于固有资金的投资收益贡献,信托业务收入反之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下降。
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,全行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亿元,同比下降%,占比为%,较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;实现利息收入亿元,同比下降%,占比为%,下降个百分点;一季度资本市场回暖,股市和债市均上涨反弹,行业实现投资收益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%,占比为%,上升个百分点。
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简永军指出,2022年以来,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波动性显著加大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方面,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后,信托公司的投资收益与资本市场调整波动相关性很高,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影响较大,投资于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收益也受到一定影响,部分固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加大,预计投资收益会持续对经营业绩波动产生影响。另一方面,信托业务收入出现下降,主要是由于信托业务结构的调整,信托报酬率相对更高的融资类信托规模持续下降,虽然投资类信托、服务信托规模持续提升,但这类业务的年化平均报酬率水平不高,导致行业整体报酬率水平下降。从2022年以来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来看波动率也在提升,2022年4个季度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分别是%、%、%、%,2023年一季度末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为%。
“因此信托业需要加大转型力度,尽快做大以管理费为主要信托报酬的信托业务规模,形成长期稳定且可持续的信托业务收入来源,熨平自身经营业绩的波动。”简永军进一步表示。
行业资产结构继续优化
信托资产来源结构与资产功能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中。
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,集合资金信托规模增至万亿元,占比达到%;管理财产信托规模增至万亿元,占比为%。
投资类信托业务发展明显加快。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,投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为万亿元,同比增长%,占比为%,保持在信托资产功能分类的首位;融资类信托规模降至万亿元,占比为%;事务管理类信托自2022年开始随着信托在风险隔离、风险处置、财富传承等领域功能的不断认识和探索,规模企稳回升,截至一季度末规模为万亿元,占比为%。
6月1日,原银保监会3月24日下发的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。根据新规,信托公司应当以信托目的、信托成立方式、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,将信托业务分为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。
简永军认为,新分类背景下的资产管理信托、资产服务信托、公益慈善信托,都对信托公司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,立足新发展阶段,信托公司必须适应新形势、新变化,融合新的组织形态、技术手段、激励机制,主动适应行业功能定位、发展逻辑、业务模式的内在变化要求,以及市场环境、监管政策调整变化的外在发展要求,以多元化的资产管理能力、强有力的投资研究能力、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能力、智能化集约化的综合运管能力为支撑,强化科技赋能,深入研究应用金融科技,不断提高数字化能力和信息科技水平,在信托业务新三分类下提高自身竞争力,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。
校对:祝甜婷